分类目录归档:LINUX

关于linux使用的知识

linux 使用 vi 编辑 16进制

用法很简单:

在vi的命令状态下

:%!xxd ——将当前文本转换为16进制格式。

:%!od ——将当前文本转换为16进制格式。

:%!xxd -c 12——将当前文本转换为16进制格式,并每行显示12个字节。

:%!xxd -r ——将当前文件转换回文本格式。

linux mplayer 字幕乱码 解决

1. 在~/.mplayer/config里加一行subcp=cp936(通常是这个编码)就行了,虽然指定了,但为什么字幕 变成下划线了呢,因为没有指定字体

2. 直接指定系统字体的名字,列如,在~/.mplayer/config加上这样一行 font='simhei'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指定一个漂亮的字体就行了,例如simhei,只要把这个字体 文件拷贝到/usr/share/fonts/zh_CN/TrueType/,再运行一下fc-cache,然后指定font='SimHei'

3.运行mplayer 配置菜单里的subtitles & OSD 下面的encoding 选cp936

font里的font 指定字体文件就可以了

Virtualbox 使用物理硬盘 (ACL) for linux

物理硬盘在linux中在/dev目录下 ,我的是阵列,是/dev/dm-1 如果是硬盘就是/dev/sda 或sdb之类的

这些文件是root用户,disk组。vbox并不能直接访问,可以chmod o+rw /dev/dm-1,但是这样并不安全。

我使用ACL访问控制列表

先su – 进入root

setfacl -m u:ssj:rw /dev/dm-1

建立映射

VBoxManage internalcommands createrawvmdk -filename /home/ssj/.VirtualBox/HardDisks/phard.vmdk -rawdisk /dev/dm-1 -register

由于是root ,正常的用户没法用,所以还是先

cd /home/ssj/.VirtualBox/HardDisks/

setfacl -m u:ssj:rw phard.vmdk

getfacl phard.vmdk

再在vbox里把phard.vmdk加入就可以了。

重启后发现/dev/dm-1的权限又变回去了,不能访问了,我是把ssj这个用户加入到了disk这个组里

vi /etc/group

disk:x:6:root,ssj

Tomato Dualwan 做 SSH 加密 代理

先来表达一下不满,有的单位的网管就是吃多了。封这个,封那个,没事找事。有本事你就别开外网,开了外网总是有办法穿透的。就像某党弄的网络长城一样,有真正长城那么好用吗????!!!!!!!!

下面是正题。

虽说TT全功能版是有VPN服务器功能的,但是已经被封,用不了,因为端口是不能变的。所以有能用SSH功能了。TT无法在管理WEB中加入多个用户,所以只能到SHELL里操作。

先启动WEB管理中的 系统管理->JFFS2设置 开启 并格式化

再到 系统管理->访问设置 中改掉原来的密码。改成你想新建立的用户使用的密码(因为密码存储是加密的,所以要得到密码加密后的结果)

连接SSH 键入命令 cat /etc/shadow

root:$1$TFGPEA$g/l3FMuNtLsgRjQLOA/:0:0:99999:7:0:0:
admin:$1$TFGPEA$g/l3FMuNtLsgRjQLOA/:0:0:99999:7:0:0:
nobody:*:0:0:99999:7:0:0:
nas:*:0:0:99999:7:0:0:

复制第一行root: 和后边冒号之间的安符串,不包括前后的冒号,这时就是$1$TFGPEA$g/l3FMuNtLsgRjQLOA/
然后到 系统管理->访问设置 把密码再改回原来的

然后复制密码文件到/jffs 目录 cp /etc/shadow /jffs/shadow

编辑密码文件 vi /jffs/shadow 在最下边一行加入ssh:$1$TFGPEA$g/l3FMuNtLsgRjQLOA/:0:0:99999:7:0:0:

ssh后边的冒号之间是刚才记下来的密码.

最后就是到 系统管理->脚本设置->开机时 输入以下内容

sleep 30
echo ssh:x:101: >> /etc/group
echo ssh:x:101:101:ssh:/tmp/home/ssh:/bin/sh >> /etc/passwd
cp /jffs/shadow /etc/shadow
mkdir /tmp/home/ssh
chown ssh:ssh /tmp/home/ssh

基本上就完了,路由开启后30秒会自动建立新用户。

SSH代理的好处是加密,我在这个要代理的朋友那里试过socks代理,结果是用不了,应该进行了包过滤。那可是世界500强的单位设备一定是不俗.http更是不用说了。SSH以出色的加密传输打败了那要死的设备(应该是人)

缺点:看到最后的语句,可能有人会问,组和用户可以用echo来加入,密码为什么要复制文件呢。答案是,我试过了密码用重定向加入到文件中,结果进去一看,是不对的。所以用了这个复制文件的笨方法。所有用户的密码全都在这里。也就是说,你在WEB管理页改了密码,在每次开机30秒,就会变成原来的密码(就是这个文件里写的)

最后到 系统管理->访问设置 中开启SSH 并先取 使用密码登陆 设定远程端口(我用的80,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行)  

linux 命令行 共享 无线网络

这几天改了路由器,前面的贴子里写了。刷了TOMATO DUALWAN的固件,可以双卡合并,但是这个固件不支持中继,我的笔记本还要用无线。怎么能合并无线网和有线网,又能让笔记本上合并后的无线网呢?

答案是,共享一台电脑上的无线网卡,转成有线,插在路由的WAN2上,这样路由的无线就可以AP了。

下面来说说如何在LINUX下共享无线网络。

具体过程
1. 打开无线网卡

ifup wlan0
2. 列出区域内的无线网络

iwlist wlan0 scan
3. 假设要连接到网络MyHome(即essid为MyHome的网络),那么输入命令

iwconfig wlan0 essid "MyHome"
如果网络是加密的,密码是0123456789,那么就输入命令

iwconfig wlan0 essid "MyHome" key 0123456789
4. 如果正常的话,输入

iwconfig wlan0
就可以看到连接正常的各项参数了。

5. 如果是用DHCP获取IP的,那么用dhclient或dhcpcd获取ip

dhclient wlan0

dhcpcd wlan0
6. 现在无线网卡应该可以正常使用了

7.设置转发

#!/bin/sh  
# Name: nat.sh  
# Author: Bixuan  
# Date: 2003/04/04  
  
echo "Your user the iptables firewall.";  
ETH="wlan0"  #外网的网卡
SRC="192.168.3.0/24" #内网的IP段
   
  
case $1 in  
   start)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sbin/modprobe ip_tables  
       /sbin/modprobe iptable_filter  
        /sbin/modprobe iptable_nat  
        /sbin/modprobe ip_conntrack  
        /sbin/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  
        /sbin/modprobe ip_nat_ftp  
        /sbin/iptables -F INPUT  
        /sbin/iptables -F FORWARD  
        /sbin/iptables -F POSTROUTING -t nat  
        /sbin/iptables -P FORWARD DROP  
        /sbin/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 -s $SRC -j MASQUERADE  
        /sbin/iptables -A FORWARD -i $ETH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sbin/iptables -A FORWARD -s $SRC -j ACCEPT  
        echo "Nat is strating …… [ OK ]"  
        ;;  
   stop)  
echo 0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  
esac
 

我以写成脚本nat

获取 网通 电信 路由表 下载 2010/2/24

网上有脚本,但是运行不了,不知道为什么.shell不是一个版本吗?不解,我改了一下,现在能用了

#!/bin/sh
pow=32

function log2() {
local i=$1
if [ $i -le 1 ];then
return $pow
fi
pow=`expr $pow – 1`;
log2 `expr $i / 2`
}

FILE=./apnic
rm -f $FILE
wget http://ftp.apnic.net/apnic/stats/apnic/delegated-apnic-latest -O $FILE
grep ‘apnic|CN|ipv4|’ $FILE | cut -f 4,5 -d’|’|sed -e ‘s/|/ /g’ | while read ip cnt
do

echo $ip:$cnt
log2 $cnt
mask=$pow
echo $mask
pow=32
echo $ip/$mask>> cn.net
NETNAME=`whois $ip@whois.apnic.net | sed -e ‘/./{H;$!d;}’ -e ‘x;/netnum/!d’ |grep ^netname | sed -e ‘s/.*: (.*)/1/g’ | sed -e ‘s/-.*//g’`
case $NETNAME in
CNC)
echo $ip/$mask >> SSJ_CNCGROUP
;;
UNICOM)
echo $ip/$mask >> SSJ_CNCGROUP
;;
CHINANET)
echo $ip/$mask >> SSJ_CHINANET
;;
CNCGROUP)
echo $ip/$mask >> SSJ_CNCGROUP
;;
CHINATELECOM)
echo $ip/$mask >> SSJ_CHINANET
;;
*)
echo $ip/$mask >> SSJ_OTHER
;;
esac
done

路由表下载 2010-02-24

fedora 12 wine 与 QQ2009

原来安装wine全是编译的,今天才发现,原来在源里是有的,哈哈

[root@main ~]# yum install wine.i686
已加载插件:presto, refresh-packagekit
设置安装进程
解决依赖关系
–> 执行事务检查
—> 软件包 wine.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common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ldap(x86-32)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capi(x86-32)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desktop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core(x86-32)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twain(x86-32)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pulseaudio(x86-32)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处理依赖关系 wine-cms(x86-32) = 1.1.38-1.fc12,它被软件包 wine-1.1.38-1.fc12.i686 需要
–> 执行事务检查
—> 软件包 wine-capi.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软件包 wine-cms.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软件包 wine-common.noarch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软件包 wine-core.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处理依赖关系 nss-mdns(x86-32),它被软件包 wine-core-1.1.38-1.fc12.i686 需要
—> 软件包 wine-desktop.noarch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软件包 wine-ldap.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软件包 wine-pulseaudio.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软件包 wine-twain.i686 0:1.1.38-1.fc12 将被 升级
–> 执行事务检查
—> 软件包 nss-mdns.i686 0:0.10-8.fc12 将被 升级
–> 完成依赖关系计算

依赖关系解决

================================================================================
软件包 架构 版本 仓库 大小
================================================================================
正在安装:
wine i686 1.1.38-1.fc12 updates 27 k
为依赖而安装:
nss-mdns i686 0.10-8.fc12 fedora 22 k
wine-capi i686 1.1.38-1.fc12 updates 31 k
wine-cms i686 1.1.38-1.fc12 updates 45 k
wine-common noarch 1.1.38-1.fc12 updates 82 k
wine-core i686 1.1.38-1.fc12 updates 11 M
wine-desktop noarch 1.1.38-1.fc12 updates 32 k
wine-ldap i686 1.1.38-1.fc12 updates 81 k
wine-pulseaudio i686 1.1.38-1.fc12 updates 48 k
wine-twain i686 1.1.38-1.fc12 updates 54 k

事务概要
================================================================================
安装 10 软件包
更新 0 软件包

总下载量:11 M
确定吗?[y/N]:y
下载软件包:
Setting up and reading Presto delta metadata
Processing delta metadata
Package(s) data still to download: 11 M
(1/10): nss-mdns-0.10-8.fc12.i686.rpm | 22 kB 00:00
(2/10): wine-1.1.38-1.fc12.i686.rpm | 27 kB 00:00
(3/10): wine-capi-1.1.38-1.fc12.i686.rpm | 31 kB 00:00
(4/10): wine-cms-1.1.38-1.fc12.i686.rpm | 45 kB 00:01
(5/10): wine-common-1.1.38-1.fc12.noarch.rpm | 82 kB 00:02
(6/10): wine-core-1.1.38-1.fc12.i686.rpm | 11 MB 04:11
(7/10): wine-desktop-1.1.38-1.fc12.noarch.rpm | 32 kB 00:01
(8/10): wine-ldap-1.1.38-1.fc12.i686.rpm | 81 kB 00:02
(9/10): wine-pulseaudio-1.1.38-1.fc12.i686.rpm | 48 kB 00:01
(10/10): wine-twain-1.1.38-1.fc12.i686.rpm | 54 kB 00:01
——————————————————————————–
总计 44 kB/s | 11 MB 04:26
运行 rpm_check_debug
执行事务测试
完成事务测试
事务测试成功
执行事务
正在安装 : nss-mdns-0.10-8.fc12.i686 1/10
正在安装 : wine-core-1.1.38-1.fc12.i686 2/10
正在安装 : wine-capi-1.1.38-1.fc12.i686 3/10
正在安装 : wine-cms-1.1.38-1.fc12.i686 4/10
正在安装 : wine-twain-1.1.38-1.fc12.i686 5/10
正在安装 : wine-ldap-1.1.38-1.fc12.i686 6/10
正在安装 : wine-pulseaudio-1.1.38-1.fc12.i686 7/10
正在安装 : wine-common-1.1.38-1.fc12.noarch 8/10
正在安装 : wine-desktop-1.1.38-1.fc12.noarch 9/10
正在安装 : wine-1.1.38-1.fc12.i686 10/10

已安装:
wine.i686 0:1.1.38-1.fc12

作为依赖被安装:
nss-mdns.i686 0:0.10-8.fc12 wine-capi.i686 0:1.1.38-1.fc12
wine-cms.i686 0:1.1.38-1.fc12 wine-common.noarch 0:1.1.38-1.fc12
wine-core.i686 0:1.1.38-1.fc12 wine-desktop.noarch 0:1.1.38-1.fc12
wine-ldap.i686 0:1.1.38-1.fc12 wine-pulseaudio.i686 0:1.1.38-1.fc12
wine-twain.i686 0:1.1.38-1.fc12

完毕!

————————————————–
然后解决一下中文字符的问题
1.字体直接复制到/.wine/drive_c/windows/Fonts下面
2.注册表里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LinkSystemLink添加相关字体的健值。
如Tohama添加Tohama=”SimSun.ttc,SimSun”,其他字体也如此办法添加对应,Tohama的注册表如下: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LinkSystemLink]
“Tahoma”=hex(7):53,69,6d,53,75,6e,2e,74,74,63,2c,53,69,6d,53,75,6e,00,00
([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Substitutes]
“MS Shell Dlg”=”Microsoft YaHei”
“MS Shell Dlg 2″=”Microsoft YaHei”
“Tahoma”=”Microsoft YaHei”

[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Link\SystemLink]
“Tahoma”=str(7):”SimSun.TTC,SimSun″)
如果在英文环境下使用wine,用env LANG=zh_CN.UTF-8 wine “运行的程序”。

———————————————————————————-
再安装一个能用的QQ2009,QQ for Linux我再骂他一次,他不出还好,一出别人全不更新了,它也不更新,害人于无形
1. yum install cabextract
2. wget http://kegel.com/wine/winetricks
3. chmod +x winetricks
4. ./winetricks msxml3 gdiplus riched20 riched30 ie6 vcrun6 vcrun2005sp1 flash
5. 直接运行这个精简的QQ2009就能用了,/Bin/QQ.exe 深度出品的

———————————————–
关于下载(我怕缺少库文件,给windows下的system32下的所有文化全复制到了wine下的system32中)
不过迅雷的功能太少了,下不了电驴,我直接安装了windows的电驴,没想到非常正常,很稳定,速度飞快.所以不用讯雷了.

下载:

winetricks.zip
QQ2009.tar.bz2
讯雷 精简版Thunder.rar

Linux 文件名编码转换 乱码 解决办法

Linux中操作windows下的文件,可能会经常遇到文件编码转换的问题。Windows中默认的文件格式是GBK(gb2312),而Linux一般都是UTF-8。下面介绍一下,在Linux中如何查看文件的编码及如何进行对文件进行编码转换。

查看文件编码
在Linux中查看文件编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在Vim中可以直接查看文件编码
:set fileencoding
即可显示文件编码格式。
如果你只是想查看其它编码格式的文件或者想解决用Vim查看文件乱码的问题,那么你可以在
~/.vimrc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set encoding=utf-8 fileencodings=ucs-bom,utf-8,cp936

这样,就可以让vim自动识别文件编码(可以自动识别UTF-8或者GBK编码的文件),其实就是依照fileencodings提供的编码列表尝试,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编码,就用latin-1(ASCII)编码打开。

文件编码转换
1.在Vim中直接进行转换文件编码,比如将一个文件转换成utf-8格式
:set fileencoding=utf-8

2. iconv 转换,iconv的命令格式如下:
iconv -f encoding -t encoding inputfile
比如将一个UTF-8 编码的文件转换成GBK编码
iconv -f GBK -t UTF-8 file1 -o file2

文件名编码转换:

从Linux往 windows拷贝文件或者从windows往Linux拷贝文件,有时会出现中文文件名乱码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windows的文件名中文编码默认为GBK,而Linux中默认文件名编码为UTF8,由于编码不一致,所以导致了文件名乱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文件名进行转码。

在Linux中专门提供了一种工具convmv进行文件名编码的转换,可以将文件名从GBK转换成UTF-8编码,或者从UTF-8转换到GBK。

首先看一下你的系统上是否安装了convmv,如果没安装的话用:
yum -y install convmv
安装。

下面看一下convmv的具体用法:

convmv -f 源编码 -t 新编码 [选项] 文件名

常用参数:
-r 递归处理子文件夹
–notest 真正进行操作,请注意在默认情况下是不对文件进行真实操作的,而只是试验。
–list 显示所有支持的编码
–unescap 可以做一下转义,比如把%20变成空格
比如我们有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名,转换成GBK编码,命令如下:

convmv -f UTF-8 -t GBK –notest utf8编码的文件名

这样转换以后”utf8编码的文件名”会被转换成GBK编码(只是文件名编码的转换,文件内容不会发生变化)

vim 编码方式的设置

和所有的流行文本编辑器一样,Vim 可以很好的编辑各种字符编码的文件,这当然包括UCS-2、UTF-8 等流行的 Unicode 编码方式。然而不幸的是,和很多来自 Linux 世界的软件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动手设置。

Vim 有四个跟字符编码方式有关的选项,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termencoding (这些选项可能的取值请参考 Vim 在线帮助 :help encoding-names),它们的意义如下:

* encoding: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包括 Vim 的 buffer (缓冲区)、菜单文本、消息文本等。默认是根据你的locale选择.用户手册上建议只在 .vimrc 中改变它的值,事实上似乎也只有在.vimrc 中改变它的值才有意义。你可以用另外一种编码来编辑和保存文件,如你的vim的encoding为utf-8,所编辑的文件采用cp936编码,vim会自动将读入的文件转成utf-8(vim的能读懂的方式),而当你写入文件时,又会自动转回成cp936(文件的保存编码).

* fileencoding: Vim 中当前编辑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Vim 保存文件时也会将文件保存为这种字符编码方式 (不管是否新文件都如此)。

* fileencodings: Vim自动探测fileencoding的顺序列表, 启动时会按照它所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即将打开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将 fileencoding 设置为最终探测到的字符编码方式。因此最好将Unicode 编码方式放到这个列表的最前面,将拉丁语系编码方式 latin1 放到最后面。

* termencoding: Vim 所工作的终端 (或者 Windows 的 Console 窗口) 的字符编码方式。如果vim所在的term与vim编码相同,则无需设置。如其不然,你可以用vim的termencoding选项将自动转换成term的编码.这个选项在 Windows 下对我们常用的 GUI 模式的 gVim 无效,而对 Console 模式的Vim 而言就是 Windows 控制台的代码页,并且通常我们不需要改变它。

好了,解释完了这一堆容易让新手犯糊涂的参数,我们来看看 Vim 的多字符编码方式支持是如何工作的。

1. Vim 启动,根据 .vimrc 中设置的 encoding 的值来设置 buffer、菜单文本、消息文的字符编码方式。

2. 读取需要编辑的文件,根据 fileencodings 中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该文件编码方式。并设置 fileencoding 为探测到的,看起来是正确的 (注1) 字符编码方式。

3. 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则调用 iconv 将文件内容转换为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把转换后的内容放到为此文件开辟的 buffer 里,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编辑这个文件了。注意,完成这一步动作需要调用外部的 iconv.dll(注2),你需要保证这个文件存在于 $VIMRUNTIME 或者其他列在 PATH 环境变量中的目录里。

4. 编辑完成后保存文件时,再次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再次调用 iconv 将即将保存的 buffer 中的文本转换为 file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同样,这需要调用 iconv.dll由于 Unicode 能够包含几乎所有的语言的字符,而且 Unicode 的 UTF-8 编码方式又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编码方式 (空间消耗比 UCS-2 小),因此建议 encoding 的值设置为utf-8。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是 encoding 设置为 utf-8 时,Vim 自动探测文件的编码方式会更准确 (或许这个理由才是主要的 ;)。我们在中文 Windows 里编辑的文件,为了兼顾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文件编码还是设置为 GB2312/GBK 比较合适,因此 fileencoding 建议设置为 chinese (chinese 是个别名,在 Unix 里表示 gb2312,在 Windows 里表示cp936,也就是 GBK 的代码页)。

内存 虚拟 硬盘 ramdisk tmpfs

电脑开机,硬盘就狂闪,想优化一下,就想到了windows下的ramdisk,后来发现,在linux下不用这个麻烦,2.6.X的内核有tmpfs文件系统

直接挂载,或绑定就可以了

我用了一个方便的做法,在/etc/rc.d/rc.local 文件中加入如下

mkdir /dev/shm/foxcache
chown test:test /dev/shm/foxcache
mount –bind /dev/shm/foxcache /home/test/.mozilla/firefox/b5gwlupd.default/Cache
mkdir /dev/shm/tmp
chown root:root /dev/shm/tmp
chmod 1777 /dev/shm/tmp
mount –bind /dev/shm/tmp /tmp

分别对火狐的缓存和/tmp进行的优化,我没有单独建立tmp分区,而是用的系统的,你可以自己建立

mount -t tmpfs -o size=2G none /tmp

ramdisk与tmpfs区别很多,主要是ramdisk是虚拟的块设备,而tmpfs是文件系统.

系统默认tmpfs大小为物理内存的一半

Firefox 提取 BT种子 ( jandown 等)

用Firefox去一些网站提取torrent种子文件时,
会直接打开页面显示一堆乱码的情况。

解决方法:

安装force content-type 的插件

使该插件其处于激活状态,然后在里面添加如下规则:
http://www.jandown.com/fetch.php$
.
application/x-bittorrent